
小刀馬
當我們的身邊開始覆蓋5G信號的時候,運營商甚至不無貼心地表示,可以用自己的手機檢測到自己周邊是不是有5G信號。只要用戶的手機支持5G信號,那么也就可以嘗試去體驗5G信號了。而且,在一些測試地帶已經引入了5G信號。不過,也有用戶表示,自己的4G信號好像有點慢了。是不是因為5G要來了,4G就要降速了?
其實當新的網絡制式推出之后,原有的制式網絡就會被“人為”地進行限制,就如同當初蘋果公司為了推廣自己新一代旗艦iPhone產品,不惜以“降頻門”來犧牲原有的用戶利益,希望吸引用戶更新換代到新一代產品中。在這方面,用戶不無擔心運營商也會“如法炮制”地進行類似的布局。畢竟,我們在4G初始時代,也曾經明確感覺到3G網絡速度的下滑嚴重。運營商為了能夠吸引用戶更迭到自己的最新網絡中,總喜歡用一種強烈的“對比”進行營銷宣傳。

如今5G要來了,那么4G網絡的速度是不是也要被“人為”地限制了?這種擔心很快就引起了一種騷動。“5G來了,4G的速度感覺變慢了”。這樣的擔心也很容易被用戶引起共鳴。畢竟,我們也曾經吃過類似的虧。有人甚至把所謂的“運營商內部微信群的聊天記錄貼出來,要對用戶主動限速。”而且還進行了自我測試,顯示速度確實降低了。
運營商無疑也看到了這種“輿情”,很快就出來“辟謠”。三大運營商都斷然否認了這種說法。運營商給出的理由是,比如信號穩定性、套餐使用達到上限被限速,手機需要重啟等等。另外,還有運營商表示,4G不但不會降速,反而會提速。
其實,對于網速信號降低有一定的因素是因為可能對于不限速套餐的一種取舍,運營商對于“達量限速”的一種調整。當自己的網絡達到一定的使用量之后,就可能會感覺到網速的變慢。不過,對于更多范圍內的用戶來說,如果大家都感覺到網速的變化,那就不是這些“客觀因素”所能左右的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于目前階段5G非獨立組網與4G有共用資源,那么會不會因為5G要“占用”一部分資源,而擠壓了4G的網絡空間。因為技術的原因,給用戶帶來網速的體驗變化?運營商表示,參與5G體驗的用戶目前可體驗最高1Gbps的5G速率服務,如果沒有開通5G體驗包的用戶,現階段默認體驗速度為100Mbps。而4G網絡速率的理論峰值仍為下行速率100Mbps沒有調整,當然實際使用時可能會根據具體情況有所不同。
有運營商的測試顯示,使用相同機型的5G手機測試,從5G NSA/SA雙模基站下,用戶下行體驗速率SA與NSA基本相當,網速是870mbps,比目前4G網絡至少快5倍以上。不過,上行體驗速率存在較大差異。SA模式下,上行體驗速率達190Mbps,是NSA模式下的近2倍。還有用戶實測的5G下載速度達到了1105mbps左右,對于一般的應用基本都是“秒殺”級的,也就是說,很快就可以完成下載。
用戶感受到網速的變化,應該是多種因素帶來的,畢竟5G目前僅僅是測試的初始階段,現在還不到運營商大面積推廣5G的時候。也就是說,運營商還不至于開始“搞一些小動作”的時候,也沒必要吸引更多的用戶進入5G網絡。按照運營商的發展布局和測試范疇,還難以滿足更多的5G用戶同時入網。

當下的市場,可以讓已經入網的用戶感受到5G網絡的速度變化,還不至于要犧牲4G網絡的速度。畢竟,每一個運營商的絕大部分用戶都留存在4G網絡內,如果讓用戶明顯感受到網絡的變化,無疑會得罪絕大多數用戶。在三大運營商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難道就不怕用戶倒戈而去嗎?畢竟,如果在背后使一些“小手段”是很容易落人口舌的。因此,運營商當下還不至于因為上5G網絡而刻意地犧牲4G用戶的使用體驗的。
對于廣大的4G用戶來說,或許明年更多的5G覆蓋范圍被波及的時候,也就是說5G網絡的覆蓋范圍更寬泛的時候,用戶或許才能明顯感受到網絡速度的差異化。5G的速度會更加暢通和快速,在新應用場景的應用中,4G網絡的速度或許才能被用戶感覺到不太夠用了。這時候,也是運營商大面積推廣5G網絡的關鍵時刻。那時候,再出現4G和5G明顯的速度差異才更加明顯,而運營商搶奪5G用戶的大戰在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激烈時刻。“無所不用其極”的競爭手段也極有可能出現,那時候或許才會有各種的暗箱操作?目前來看,網速的變化估計也不過是區域內的短暫行為。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